海油觀瀾號新聞
2023年3月26日,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在廣東珠海福陸碼頭啟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進行安裝和調試。在此項目中,伊萊特承接了全部法蘭的制造任務,共提供了11件明陽7.25MW樣機風電法蘭。
2023-03-28
海隆賽能新材料成功助力“海油觀瀾號”項目啟航,為其提供長久保護,源源不斷的生成風電綠色電力。同時也為我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形成全球競爭力的風電產業(yè)鏈和供應鏈貢獻海隆的一份的力量。
2023-03-28
一旦臺風來了,這些浮式的發(fā)電平臺會不會被吹走,這些身處海洋深處的大家伙,它們發(fā)的電又要輸送到哪里,給誰用呢?在近淺海,風機是通過鋼鐵打造的鋼管或者導管架,深深插入海底,固定風機。在深海海域,這種結構的基礎將變得過于龐大,性價比也將大打折扣。海油觀瀾號采用半潛式固定在海上,通過9根總重超過2400噸的錨鏈牢牢拽住這個海上摩天輪,使其可抵抗84m/s的極端風速,它所在的地方是全球已有海上風電環(huán)境工況的最復雜海域。海油工程設計院浮體部經...
2023-03-27
浮式風電平臺是一種可在水中漂浮并捕捉風能發(fā)電的裝備,通過在浮體內部注水壓載,實現(xiàn)在水中漂浮并保持平衡狀態(tài),以克服海水對風機基礎的晃動作用。 “海油觀瀾號”是我國第一個,工作海域距離海岸線100公里以上,水深超過100米的浮式風電平臺。它是如何建造出來的?
一體化集成作業(yè)是浮式風電平臺陸地施工階段的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整個過程就是將各種不同形狀、尺寸的大型結構以搭積木的形式組合在一起。其中,相當于風機“大腦”的機艙重達260噸,吊裝至塔筒頂端,使用的2000噸加強型履帶吊跨距達到46米,吊高近140米,比世界著名
2023-03-27
3月26日,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在珠海福陸碼頭拖航出海,并將前往海南文昌海域進行安裝和調試。這是明陽智能繼建成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之后, 再次研制、下線抗臺設計難度最大、國內首次走向“雙百”挑戰(zhàn)的半直驅抗臺型漂浮式風機。
2023-03-27
記者26日從中國海油獲悉,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在廣東珠海福陸碼頭啟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這標志著我國深遠海風電關鍵技術取得重大進展,海上油氣開發(fā)邁出進軍“綠電時代”的關鍵一步。
“海油觀瀾號”將安裝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通過9根總重超過2400噸的錨鏈牢牢拽住這個“海上摩天輪”。投產后,風機年發(fā)電量將達2200萬千瓦時,所發(fā)電力通過1條5公里長的動態(tài)海纜接入海上油田群電網(wǎng),用于油氣生產,每年可節(jié)約燃料近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噸。
2023-03-27
近年來,我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清潔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加快,提高風電作為清潔能源在我國的能源結構調整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海上風電項目布局的加快和對海域環(huán)境的不斷探索,海上風電產業(yè)逐漸向大功率深遠海挺進。我國海上風能資源非常豐富,離岸200公里范圍內,我國近海和深遠海風能資源技術開發(fā)潛力約22.5億千瓦
2023-03-27
漂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這個全球首座水深超100米、離岸距離超100公里的“雙百”海上風電平臺,管樁所用鋼材全部采用湘鋼鋼板。
2023-03-16
3月3日,我國首個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的浮體結構已經從青島啟程10天了。它正去往1200多海里外的珠海,在那里將與風機和塔筒完成一體化集成,隨后它將載著“大風車”抵達文昌油田群所處海域,為海上油氣生產平臺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
2023-03-06
2月23日9時,由中海油建造的漂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在青島海事局保障下順利起拖開航,由青島駛往珠海,全程近1420海里,航行時間約15天。
2023-02-27
新乡市|
清水河县|
休宁县|
长岛县|
松江区|
木里|
泰兴市|
芷江|
和硕县|
眉山市|
柏乡县|
杭锦后旗|
建宁县|
温泉县|
奎屯市|
福贡县|
桑日县|
玉树县|
灵寿县|
揭阳市|
桦甸市|
荥经县|
虎林市|
汝南县|
曲水县|
瑞丽市|
四子王旗|
万山特区|
浑源县|
腾冲县|
固原市|
若尔盖县|
田阳县|
招远市|
华安县|
临汾市|
子洲县|
普定县|
延边|
大同市|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