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東中華造船總裝二部,一支秉持“敢為人先、團結協作、嚴謹科學、創(chuàng)新引領”精神的團隊,憑借卓越表現,在2025年榮獲上海市模范集體稱號。他們以525天刷新單船建造周期紀錄,超越國外對手;全球首制NO96 SUPER+圍護系統首艙主膜零漏點報驗成功;交付50艘LNG船,打造全球最高效建造團隊,成就斐然。
創(chuàng)新突破,刷新試航紀錄
在LNG船建造中,傳統試航分常規(guī)和氣體兩個階段,流程冗長且風險高。滬東中華造船總裝二部大膽創(chuàng)新,提出“二合一”試航構想,將兩個階段合二為一,實現效率與環(huán)保的飛躍。面對LNG船易燃易爆的特性,團隊在公司LNG總建造師何江華的帶領下,各司其職、團結協作,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向未知領域沖鋒。最終,試航時間從45天縮短至4.5天,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節(jié)約成本近千萬元,展現出巨大應用前景。
精益求精,打造質量標桿
在NO96 SUPER+圍護系統首制過程中,總裝二部直面“工業(yè)珠峰”級挑戰(zhàn)。他們以“精益思維”為引擎,構建新型建造系統,將復雜任務拆解為精密可控的模塊,搭建1600噸的十層腳手架,實現流水線式精細化管理。同時,創(chuàng)新推行節(jié)拍化生產機制,使人力與設備利用率提升40%,建造全流程質量可預測、可管控,成為效率新標桿。
團結協作,攻克技術難關
在LNG船建造的技術博弈中,總裝二部深知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他們深入落實國產化提升戰(zhàn)略,攜手國內企業(yè),打響國產化攻堅戰(zhàn)。面對國產設備技術成熟度不足的困境,團隊邀請國內廠家參與實船試驗,承擔數倍工作量與風險。如今,整船采購國產化率從26%躍升至75%,實現質的突破。曾經依賴進口的殷瓦薄膜被“中國膜”替代,關鍵低溫設備實現全鏈條突破。這背后,是總裝二部干部員工的日夜攻堅與上下游企業(yè)的緊密協同。
滬東中華造船總裝二部將繼續(xù)以“新”“質”“力”為指引,讓滬東中華建造的LNG船馳騁大洋,成為全球船舶工業(yè)的中國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