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號”二期工程距離“深海一號”能源站約70公里,區(qū)域水深近千米,工程建設包括新建1座崖城13-1綜合處理平臺、1套水下生產系統(tǒng)、5條海底管道、4條臍帶纜等13項重點設施工程采用智能聯(lián)控數(shù)據(jù)共享設計方案。所產油氣接入崖城13-1綜合處理平臺水下生產系統(tǒng),由“深海一號”能源站遠程操控。處理后的合格天然氣通過崖城13-1至香港管道輸送到高欄終端供粵東市場。凝析油通過崖城13-1至南山終端管道輸送到南山終端。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綜合處理平臺由水下導管架和水上生產組塊組成,總高約136米,相當于近49層居民樓高度,總重量達12215噸,相當于8100余輛小汽車的重量。其中,導管架為8腿12裙樁導管架,于今年1月中旬在深圳建造完工;水上生產組塊由東、西兩部分組成,其甲板片平面長57.5米,寬36米,投影面積相當于5個標準籃球場大小。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總包項目經理 郭慶:平臺應用7兆瓦級燃氣透平發(fā)電機組等多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化設備,搭載中國海油自主選型設計的國內最大海上平臺段塞流捕集器,用于消除油氣混輸管道液位波動和堵塞風險,保障油氣處理設備可靠運行。
導管架成功滑移下水并精準就位
陸地設施加緊建造的同時,“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的水下施工也在加緊推進。
支撐平臺的水下導管架已于近日在三亞附近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并精準就位,計劃在春節(jié)期間與水上生產組塊進行安裝。導管架的成功下水標志著我國深水高壓氣田大型導管架海上施工能力取得新突破。
導管架平臺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海洋油氣生產設施,導管架相當于“基座”,將巨大的油氣生產平臺托舉在海面上。“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導管架為8腿12裙樁結構,總重達6605噸,相當于4400余輛小汽車的重量,高100.8米,近乎36層民用住房的高度。
中國海油“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導管架海上安裝首席 黎世龍:“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導管架海上安裝采用滑移下水方式進行。這種方式是利用導管架自身重力并配合液壓千斤頂助推,使導管架從駁船平穩(wěn)地滑入海中,再通過起重船將導管架吊裝扶正坐底,從而實現(xiàn)安裝就位。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導管架海上安裝先后投入了大型下水駁船“海洋石油228”、單吊起重船“藍鯨7500”號等海洋工程船舶,創(chuàng)新應用“運輸姿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和“下水運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攻克冬季惡劣海況施工、帶壓注水等多項技術難題,確保“深海一號”二期導管架精準安裝就位。